3)724 小伙子,你好像对可变后掠翼很有意见啊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适合国防需求,都没用。

  就像苏联有很多黑科技,任何一种拿出来都会让人惊叹,可很多东西,最终都是停留在图纸阶段。

  同样,苏联武器设计都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顶级配置的超高性能,一种就是价格低廉,只保留常规功能的简化版本。

  原因无他,就为了再次爆发战争,可以装备庞大数量的军队。

  解放军没法这样搞。

  部队规模太大,所以85年开始,国内就已经在执行百万大裁军的战略,部队规模从原本的400万裁减到300万。

  为的,就是把节省下来的军费用到部队改善武器装备上来。

  到1985年,解放军军费191亿,大约67亿美元,只占美国军费的2%,更是只有苏联军费的一个零头。数量上,是美军的2倍,跟苏联军队数量差不多……

  404也算是捡了便宜,359坦克性能出众,如果没有裁军节省下来的军费,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可能出口转内销。

  359坦克价格太贵,一辆359坦克,如果按照外销的价格,就能装备至少4辆79式主战坦克了。

  “所以,f-14完全可以用到演习中。这也可以给我们国内提供新的作战实验,对于我们改进超七项目有着很大的好处。f-14属于多用途重型战机,不仅可以对空,还能对地,甚至可以挂载反舰导弹等……”谢凯觉得,不能为了节省那一点经费就不让f-14参与到演习中去。

  “这玩意儿,成本太高了,咱们还得用于研究……”

  “他们又不是天天要。空地一体化作战,也是探索。相对研发一款武器装备来说,这点成本是可以承受的。毕竟我们国内尚未有重型战机不是。”谢凯说道。“比如作战过程中,f-14的机翼固定到什么角度可以发挥出什么样的性能……如果不试验出来,我们要仿制,能解决可变掠翼的无机差动吗?苏联在这方面就因为技术差一些,变掠翼在变换角度的时候,显得生硬,这也是为什么在新一代战斗机的设计上,苏联放弃了后变掠翼设计的原因。”

  三代战机之后,变掠翼战机,只有f-14,没有其他的型号。

  苏联的变掠翼飞机数量很多,米高扬、苏霍伊、图波列夫这三大设计局,全部都设计过可变掠翼。

  尤其是图波列夫设计的图-22m中程战略轰炸机以及图-160战略轰炸机。

  轰炸机跟战斗机不同,需要的是航程跟载弹量,机动性能差一点都不会影响。

  战斗机则是需要灵活的机动性能等。

  “相比较,我们开发无机差动技术的成本更高,还是让作战实验来得出数据更改设计成本更高?”谢凯问着众人。“而且,可变掠翼已经被证实,并不是非常适合飞机未来的发展,哪怕优势非常明显。”

  成本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