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 薛礼高踞临下问 刘备席坐从容答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彭城虽不接壤,然同在一州,青、兖黄巾势大,如其南侵,则我二郡将俱受其害,荀公愿与明公同心协力,联兵御患。”

  刘备的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荀贞愿意和薛礼结盟,而至於这个结盟到底是为了抵御青、兖黄巾,还是为了抵抗陶谦,清楚的人自然清楚,却是不需再进一步地说明了。

  “原来荀公是这个想法。”

  “那么请问明公,明公何意?”

  薛礼掉头看了看仓由,又转回头看刘备,说道:“仓主簿刚才不是说了?荀公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和荀公一样。”

  事情谈成,当晚,薛礼安排刘备等在府中住下,并设酒宴请。

  次日一早,刘备便辞别薛礼,返回广陵。

  在回广陵的路上,关羽忍不住说道:“君昨日在堂上见薛相,我於堂外遥观之,见君与薛相似只对谈了没几句就定下了结盟之事。没想到此事竟是如此容易!”

  想起昨日在堂上和薛礼的对谈,刘备答道:“薛彭城早有意与荀君结盟了!”

  “此话怎讲?”

  “昨日堂上对谈,他先后提及姜、辛、刘、典、赵诸君,并对此数君过往的事迹十分清楚,要非早有与荀君结盟之意,他怎么会下功夫去了解荀君麾下的义从?”

  “这么说来,难怪此事能办得这么容易了。”

  “虽然容易,可这位薛彭城却似非好相处之人啊!”

  “此话又怎讲?”

  刘备没有回答关羽,只是摇了摇头。

  昨天在堂上,薛礼咄咄逼人,连续追问,一直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一看就是个强势之人。这么强势的一个人,当然不好相处,当然也不是一个最好的结盟对象。荀贞和他的盟约虽已达成,但这份盟约用来应眼下之急可以,长远来看,恐怕早晚有破裂的一天。

  见刘备没有回答自己,关羽也不再复问,他改变话题,改而说起了刘备想独领一军的事儿,说道:“前时君求独领一军,荀君以当时初到广陵、诸事未熟、军务非当务之急之故而未即刻应之,而今荀君将要响应讨董,当此时也,正该是以军事为重了,也不知这次回到广陵,荀君会不会答应君独领一军?”

  荀贞召开会议,商量要不要响应讨董这件事时,刘备也在被召的诸人之列,刘备和关羽情同兄弟,这等大事他不和别人提,也是会和关羽说及的,因此,关羽也知道了此事。

  听得关羽此言,刘备的精神立即振奋起来,他这次主动请求来谒见薛礼,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想通过办成结盟这件事”来为他自己再立点功劳,从而使荀贞能尽快地让他独领一军。

  他驰马道上,远望前路,说道:“前时荀君虽未应我,但也说了,待他熟悉了郡县情况后便议此事。现今,荀君数巡郡中,对郡中情况已然熟悉,又将讨董,军事为重中之重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