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5 幽燕豪士叹英雄(三)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此手段的!”

  鲜於银钦佩说道:“公孙瓒焉可与明公相比?其与明公较之,相差不能以千里计哉!”

  借机向鲜於银等表示过自己执政、为人的准则,对鲜於银的奉承,荀贞笑了一笑,继而说道:“既然刘君、鲜於君、阎君等俱皆无恙,那我也就放心了。……我听说,刘君和鲜於君现在蓟县,阎司马已回上谷郡,是这样的么?”

  鲜於银在三人中不仅官职最高,年齿最长,而且其出身之家族也最有名於幽州,这次出使,他俨然是主使的身份,因此还是由他回答荀贞。他说道:“回明公的话,刘君和在下族兄现下的确是在蓟县,阎司马也的确是已还上谷郡。”

  荀贞点了点头,说道:“公孙瓒前虽为君等所败,然我闻之,其实力犹存,部曲尚有数万之众,蓟县邻涿郡,不知公孙瓒近些月来可有进犯蓟县?刘君、鲜於君居於蓟县,可无忧乎?”

  鲜於银颇显豪气,说道:“回明公的话,请明公不必为此担忧。公孙瓒之部曲尽管尚有三四万之众,而且这几个月来,他也的确曾有两次进犯广阳,但俱被我军击退!”

  蓟县,属广阳郡。

  却这蓟县虽说与涿郡接壤,离公孙瓒的老巢很近,但蓟县是幽州的州治所在,那么尤其在而下这个公孙瓒已大势将去,然还没有被彻底消灭,幽州各郡尚颇有他的余党、或与他勾连紧密之徒的时候,刘和、鲜於辅为了稳定州内,向幽州的士民们表示,他们才是代表了朝廷的正统力量,其实才是最需要留在蓟县。

  而且驻守蓟县,一方面具有政治上的号召意义,另一方面,还存在军事上的意义。正是因为蓟县离涿郡很近,刘和、鲜於辅、鲜於银统率其部之主力驻在蓟县,才能更好的与涿郡、易县南边的袁绍所部形成南北呼应,对公孙瓒保持夹击之势,令他不能得到喘息和实力的恢复。

  因是,刘和、鲜於辅坚持留驻蓟县。

  刘和是个儒生,无有军略之才;之前刘虞纠合了十万兵马去打公孙瓒,结果被公孙瓒打了个落花流水的那一战中,鲜於辅、鲜於银皆在刘虞军中,是刘虞最重要的参谋和将领,可见鲜於辅、鲜於银也都不以军略见长,可是现在他们却居然能在蓟县站住脚,接连两次打退公孙瓒兵马的进犯!由此也能大概地推断得出,公孙瓒确然是已到穷途末路,势将覆亡之时了。

  荀贞和荀彧两人面色皆是如常,可是二人心中,都根据鲜於银的这个回答,做出了此个判断。

  荀彧沉吟片刻,问道:“公孙瓒往昔势力最为猖獗的时候,幽州半州之土,乃至远达冀州,都为其淫威所迫,现其虽退守涿郡、易县,然其旧党支脉,必是仍有存於别郡者,……鲜於君,幽州的士心、民意,现在何如?”

  鲜於银回答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