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2章 皇上查阅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之间争来争去,这才会让整个朝堂变得有趣,让各种事务得以运转。至于谁输谁赢,只要不超出自己的筐子,就随他们去折腾。真要有谁敢跳出筐子,那就一巴掌拍狠一些。

  让其他人看到都怕了,朝堂才会继续运转,继续在那个筐子中往前走,日子就这样一年年过下来。

  老太监一直在关注皇上的脸色,在内宫,文昭帝不会掩饰自己的喜怒。老太监通过皇上的喜怒,也会在第一时间得知呈报的信息。

  文昭帝每看完一页,便递给老太监,让他也看。老太监自然也想知道,苏杭的情况,和接下来该对苏杭那边的人做出什么样的回复和指示。

  等两人看过,文昭帝说,“没想到,这个徐金胜也是个庸才,不堪大用啊。”

  “皇上,徐金胜倒算中规中矩。张涛压着他,徐金胜手里的军兵又没能操练好,前军之败,算不到徐金胜头上。”老太监说,“皇上,王府军就很强了,两战皆是王府军全歼倭寇。特别是在见湖镇那一战,从时间看来,王府军一昼夜可行军一百余里?咱们的边军都没这么强吧。”

  “嗯,我也在想,王府军会不会是早一天就先出击,苏杭的人并不知实际出军时辰,误以为一天行军百余里?”文昭帝说,“镇边王府压制荆蛮楚地,确实有些功绩。去年与魔教一战,也是杀敌不少。这倒是一支可战之军了。”

  “恭喜皇上,镇边王府军本是皇家亲军。亲军强,国祚旺啊。”这话也就老太监可说说,其他人但凡提到国祚的,都没好果子吃。

  文昭帝点点头,对于文朝出现一支强军,自然是好事。

  “镇边王府军是亲军,战事上用命,将士戮力。皇上,如此看来苏杭的平倭之战,今年有望结束,就是大喜之事了。”老太监说,“苏杭那边,对春耕派军保护,免受倭寇之苦。这也是好法子,春耕才会有秋收,苏杭民众才不缺吃的。”

  “这是民生之大事,徐金胜肯做这一事,不错。”文昭帝说。

  “苏杭今年那个游学书生,叫杨继业。皇上,我记得杨盛文家那个书呆子,也叫杨继业,不会是巧合吧。”老太监笑呵呵地说。

  知道皇上对杨家还是挂心,只是,目前肯定不会对杨家有什么表示而已。

  文昭帝从一叠文纸中,选出一张,说,“这个游学书生是一个举人,新考取的,十七岁。秋试的时候,你不是提了一下杨家幺儿科考之事?不会这样巧合吗?”文昭帝说着笑了起来。

  “皇上,自古以来就说,无巧不成书啊。照我看啊,这个游学书生真可能是杨家那位了:新科举子不进京会试却游学苏杭,他不知苏杭有倭寇之乱?要么就是杨盛文的主意,要么就是像杨盛文一样倔强。

  荆蛮楚地的王府军应征苏杭作战,十六岁的新科举子随军游学,到苏杭之后,杨咏石的文名便传开了。唐俊词这个老家伙都为他传名,会不会早知道杨继业是杨家幺儿?”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