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三章 瞌睡与枕头_我能看见状态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的治疗方案。如果这套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比之前几次“病变吸收”更好的效果,那就说明治疗确实起效了。要是没有……那就又要抓头发咯。

  计秀英已经完成了诊断,于是被转给了二组进行后续治疗跟进。而治疗组的医生们则被孙立恩抓到了会议室,开始看起了魏爱华的肺片。

  “怎么又是呼吸内科的问题?”看了两眼片子,徐有容就皱起了眉头,“不会又是个隐球菌吧?”

  “隐球菌的影像学表现和免疫反应有关,变化多种多样,什么类型的影像学特征都可能有……”周策在旁边添油加醋道,“你别说,这个还真有可能。”

  布鲁恩瞥了一眼周策,然后嘟囔了一句,“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他看着片子问道,“这个病人是需要诊断,还是需要确诊?”

  老布的中文说的是越来越好了。这两个词的微妙差异确实也如实传达了他的疑问。

  “需要确诊。”孙立恩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患者有大量使用以液体石蜡为溶媒的滴鼻剂,三年内大约使用了360毫升。铺路石征应该是外源性类脂性肺炎的结果——但是晨起咳嗽加重我感觉不太像。”

  “考虑到外源性类脂性肺炎对肺泡造成的损害,以及阻碍肺纤毛运动,并且还破坏了肺泡原本的结构……有结核的风险。”参与讨论的帕斯卡尔博士问道,“是不是应该往这个方面去考虑一下?”

  “有道理。”孙立恩就愁怎么把魏爱华的诊断往肺结核上引,没想到刚瞌睡就有人给递了个枕头。顺坡下驴这事儿孙立恩干的简直不要太顺手,“那就给她加个……GeneXpert吧。”

  现在当医生就有这么一个不好——说话总容易中英文掺杂着往外蹦。倒不是孙立恩他们照顾布鲁恩和帕斯卡尔,刻意使用一些英文的专业术语。主要是……这些进口回来的机器和设备,没有常用的中文译词。

  “一开始就上分子生物学检查?”对孙立恩的这个建议,袁平安有点意见,“这个会不会有点……过了?”

  “患者之前已经在附属医院查过了。痰涂片和培养都是阴性,抗体检查也是阴性。”孙立恩把PPT快速划拉了一下,亮出了附属医院的检查报告。“他们没试过的,那就只有GeneXpert了——要不然就看看咱们病人的运气怎么样,能不能在穿刺活检里找到结核杆菌存在的证据。”

  “那还是上分子生物学吧……”袁平安琢磨了好几秒钟,然后无奈道,“我就担心……穿刺都未必找得到结核杆菌。”

  “我还是挺有信心的——总不至于这么个病人还得让咱们上mNGS。”孙立恩笑着说道,“那就先检查一下,患者目前的症状不算严重,对症治疗就行——千万别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