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四章 天才_我能看见状态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微不足道,所以每一次诊断和做治疗,都要毫无保留的用上所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做。每一次竭尽全力,这样才不会在失败之后可怜兮兮的诘问自己‘我是不是什么地方做错了’。”孙立恩对袁平安说道,“想要问心无愧,首先要竭尽全力。”

  袁平安刚想说点什么,结果突然又沉默了下来。

  看着袁平安的样子,朱敏华轻咳一声对孙立恩说道,“你先去ICU吧,老刘现在情况还行。正好你先替我过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调整方案的地方——我和小袁聊两句,等会过去。”

  看着孙立恩走远了,朱敏华才对袁平安突然说道,“其实你是担心自己被他甩太远对吧?”

  袁平安猛地抬起头,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朱敏华,半天没说出话来。

  “这么看我干啥?”朱敏华被袁平安的动作逗笑了,“别看我这样,我走过的桥可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经验这种东西不光能用来给人看病,也能看出来你小子的脑子到底哪根筋搭错了。”

  ·

  ·

  ·

  朱敏华太熟悉这种感觉和表情了。在他成功毕业并且进入同协工作的时候,这样的表情也曾经出现在他的脸上。

  当时的朱敏华和袁平安一样,研究生阶段,朱敏华是朝着神经外科方向发展的。他一心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帮助自己手下的病人们战胜病魔转危为安。

  最重要的是,柳平川在神经外科手术上的天赋展露无疑。教授们都高度评价柳平川,觉得他应该能够成为同协医院神经外科的下一个台柱子。

  同协医学院虽然是全国最好的医学院,而同协医院同样也是最好的综合型三甲医院。但在神经外科这一专业上,同协从来都不是最优秀的那个。

  首都医学院才是神经外科最强的医院,在首都范围内,同协的神经外科只能勉强排在第五的位置上。

  同协医院的老教授们哪里能受得了这个委屈。同协天下第一的傲气在胸中作祟,这让他们对于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就越来越严苛。

  柳平川和朱敏华都是被“重点关照”的对象。柳平川有做神经外科手术的天赋,而朱敏华则是因为被批评后进步巨大,同样被教授们当做了“可造之材”拼命开小灶。

  然而朱敏华自己却从来没有把“进步”当成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他的压力很大,大到了几乎没有办法再以“他柳平川做的到,我凭什么做不到”的地步。

  人和人确实是不一样的。朱敏华在失眠了几乎一周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世界上的事情千千万万,解决问题的方式也相应的有无数种。朱敏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永远不可能像柳平川一样,在无影灯下所向睥睨。他不是这样的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过去八年就成了虚度的时光。只要他还有这个意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