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后金出兵,城下之战(六)_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朱建这席话,杨嗣昌心中自然明白,他也知道皇帝那不是不想动,而是不能动,至少现在那是不能。

  明白这一层意思,杨嗣昌却是道。

  “微臣明白,就请陛下一旁观赏即可。”

  就在这时,身旁的卫士却是来报。

  “回禀陛下、大人,此人已将一切都招了!”

  “哦,快快道来!”

  面对对于小校的一番话,杨嗣昌似乎是恍然大悟一般,但随即面色顿时凝重起来。

  “走!守备府!”

  随着杨嗣昌一声令下,众人翻身上马,却是朝着这昌平城中守备府而来,只不过这一路行来,这路上的所见所闻当真却是让朱建一行人惊异无比!

  偌大一个昌平城,这街道上竟是只有一些个零零散散的士卒来回巡视,而且对于这突然造访的一行人竟是熟视无睹!

  “难怪之前捆绑了这城门守卫,竟是半天没有动静!”

  看眼眼前这番景象,朱建却是明白了许多,城中尚且这般,况乎城门乎?

  只不过城中为何竟是这般情形,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明显不是大战前应有的氛围,朱建虽说是将一切交予杨嗣昌,面对这一状况,却是难掩心中的不解。

  “文弱,你带些人先行,朕想先看看再说。”

  “可是,陛下,这。”

  眼见杨嗣昌面露疑色,朱建却是一脸莞尔道。

  “无妨,朕还是这大明天子!”

  尽管声音不大,但却是透尽一股子皇者霸气,闻听圣上这般说,杨嗣昌自然也不再好说些什么,丢下一句‘好生照看’之后,却是带着一行人朝着守备府扬鞭策马而去。

  见杨嗣昌一行人走远,朱建却是翻身下马,拦住一位看上去有些岁数的老兵,却是道。

  “这位老丈,见礼了,小可初来贵地,却是不知这城中缘何此般情形?”

  明朝兵役实行卫所制度,而嘉靖朝后,边关多事,却是兴起募兵制度,所谓的‘戚家军’、‘李家军’便是此类,这也是朱建新建新军的原因,而大明自成祖迁都北京以来,兴建都城防务,便是在这昌平屯下了卫所,因而这昌平城出现岁数有些大的军士那也不奇怪,因为这可能就是这昌平土生土长的卫所士卒。

  面对眼前这个衣着算不上华丽,但天格饱满的年轻人,这老兵却是拱了拱,并未直接回答朱建的话,却是道。

  “这位公子哥,看您这身打扮,当也是哪家富家公子,如今这昌平城却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哦!”

  说到此处。老兵却是连连摆头。

  “哦,老丈,此话怎讲?”

  闻听老兵所言,朱建却是愈发有些好奇。

  “当真不知?”

  见眼前这位富家公子哥一副不明所以,老兵却是睁大了眼。

  “还请老丈赐教!”

  “这里要打仗了,而且还是打仗!鞑子要打进来了!”

  说到此处,老兵眼中仍是掩藏不住一丝恐惧在里头,毕竟后金鞑子这些年在关外的名头那是大了,什么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那大明军队可都是败得一塌糊涂,丧权辱国不说,只可怜那关外沃土千里,早已是尽归后金之手!

  思及此处,朱建却也是体会得到这老兵心中所思所想。

  只不过有一点,他却是更加的迷惑,那便是既知后金迫近,缘何城池守备竟会是这般松懈,难不成这昌平城还隐藏着什么秘密不成?

  当然一切是不是秘密,接下来老兵的一句话,却是让朱建大惊失色。

  “什么?兵变!”

  “嘘!这位公子还请小声些,不然要是让那些个外头的兵士们听到了,小老儿哪怕也是难逃干系。”

  老兵的提醒,朱建却是发觉自个之前却是是有些过激之色,却是面带愧色。

  “老丈,小生初来乍到,还想做些营生,却是不知这城中到底是缘何会起兵变,还请老丈相告!”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