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五章 四镇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宦官的,这个职业的从业门槛儿就决定了没啥文武大才,一码归一码,该派还得派。

  宦官祸害地方的概率大,但宦官祸害地方的事在朝堂上是藏不住的,至少崇祯能知道地方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但曹化淳到底是过来人,他不仅过来,而且还活着回去了,成为紫禁城里最了解刘承宗的太监。

  面对后生晚辈的请求,曹化淳给方正化做足的功课,整整八十页的小册子,单是元帅府各级将官人际关系就记了七页,更有十二页元帅府的注意事项。

  其中刘元帅跋扈霸道的事例仅占了六十页的小篇幅,还有一页是曹化淳自己的心得体会。钯

  在曹化淳的形容中,刘承宗就像条懒洋洋的疯狗,根本不知道这个人什么时候就会发起疯来,但眼前看见的刘承宗,给方正化带来很强的反差感。

  他从京师一路过来

  ,不光给刘承宗带了御信,沿途还向关中的左良玉、河西的张应昌、贺人龙、杨彦昌、任权儿等大将带去勉励。

  过了巉口向西,也亲眼目睹了元帅府屯于兰州的重兵集团,这片土地被他们修得好似大型要塞堡垒群,处处驻扎雄兵悍将,途径每一座营地都昼夜操练不息,俨然正在筹备针对河西的新一次进攻。

  这支军队给方正化带来最大的感受,不是兵威赫赫,而是元帅府的财政真的很好。

  因为首先他在朝廷,感受的就是朝廷缺钱、官军缺钱,处处都很缺钱;而另一方面,在朝廷那边对叛军的印象,也同样是穷得没边儿,吃不上饭只能靠抢。

  偏偏方正化看见的并非如此,元帅府的军队,在巉口前线驻扎的临洮旅看上去情况要差一点,精神面貌跟大多数官军没啥区别。

  但是在兰州附近,隶属于兰州都督佥事王文秀的军队,则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装备还非常好。钯

  方正化体态魁梧武艺好、看过几本兵书,在宫内和人吹牛时喜欢畅谈军事,但没带兵打过仗,自己心里清楚谈不上知兵,但即便是他也能看得出来,元帅军在战争方面的潜力极强。

  跟这支军队比起来,承运殿上端坐的刘承宗,反倒显得没那么特别了。

  甚至就连这座承运殿,都因为被刘承宗占据而显得简陋,殿中只有六名穿齐腰甲的羽林骑,四人在殿中握钩镰枪护持,两人在刘承宗左右手捧金瓜侍立……排场甚至不如一个将军。

  如果一定要让总结对刘承宗印象,那也许就是稳定,稳定得吓人,看着写满难听话的御信,也不过一开始皱了皱眉头,随后便淡然处之,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半晌,他才看见殿上的刘承宗放下御信,向他问道:「方太监,一起吃顿饭?」

  方正化都傻了,你这人看完御信,别管好的坏的,多少也该有点反应吧?就这,看完就过去了,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