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殖民地的发展_星际之位面联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甲,随后受伤最严重的机枪手放入了治疗舱内。

  治疗舱内释放催眠气体让机枪手陷入了深度昏迷,治疗舱的两侧伸出一对机械手,对准小腿上撕裂的伤口,一个机械手喷出了喷出了大量蛋白质组成的生物材料,另一个机械声喷涂出灰色的纳米机器人。

  细小的纳米机器人用生物材料修复着小腿上的受损,重组骨骼、肌肉组织后重新链接上了神经系统。如同3D打印一般,被啃食的小腿肉眼可见的被打印了出来。

  对于盖伦特联邦而言,断胳膊断腿啥的就和做个阑尾手术一半简单,还不带留伤疤的。

  纳米机器人的应用已经不只在军事领域,生物领域也大量应用,甚至就连皮米机器人、飞米机器人都屡见不鲜。

  ※※※

  转眼距离殖民模块投放,已经飞快的过去了三个月,盆地内的城市也覆盖了整个盆地,黄昊以为城市的建成怎么也得用个一两年,可是科技的伟力真的非常震撼人心,短短三个月就做了。

  就像一百年前民国时期的人类根本无法预测到一百年后地球的科技发展速度一样,他也低估了星际时代城市的建造速度,几乎一天一个样,不断刷新着黄昊的三观,他却还要为了保持舰长的威严而强行不慌。

  盆地内躲在地下的外星本土生物也被特制的生命探测器一一找出消灭掉,在感觉到威胁之后,生物本能的趋吉避凶成群的犬兽与蟹蛛自觉的逃出了盆地。

  此时黄昊正站在扩建后的行星指挥中心最高层,向着窗外望去,400的高度让他可以一览无余,俯视整个已经初具规模城市。

  以殖民模块为核心向四周扩张的巨大城市,随着城市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已经扩建为四座核聚变反应堆位列于核心区内,不断向着整座城市输送庞大的电力,维持城市的运转。

  虽然不是说不可以用反物质反应堆供能,但是作为民用而言,合适就好根本用不到那么大功率的能源,一味的追求大功率反而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靠近盆地的边缘均匀的分布着16座护盾发生器,产生的护盾相互交互成为覆盖整个盆地范围的巨大天穹,把汹涌的暴风雪甚至极端天气下的冰风暴挡在了城市外面。

  护盾偶尔受到恒星的带电粒子流与泰伦星的磁场影响,天空会形成如同极光一般的美景。

  “极光市”的名字由此而来。

  但是也不是说一切都顺利,限制城市发展的人口的问题,让黄昊抓破了脑袋,人口不是说有就有的。

  “蕾,培育中心的人什么时候能培育好第一批人类,我急需人口。”

  休伯利安号上大部分的人都搬到了极光-->>市内,但是对于这么大的城市而言,还是如同杯水车薪,而发展需要人,没有人口的支持想干啥都束手束脚的。

  城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