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2章 那些文艺青年的故事_逆流纯真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阅历和认知缺陷,就在于他根本不知道,对于很多人而言,其实“苟且”就已经不易。

  高晓松是喜欢江湖的,对他而言,那些被人砸场子的“艰难”,那些放低姿态故作老道的江湖应对,都是带有幻想色彩的经历和故事。

  理想主义的人大概都是这样,哪怕在倒马桶维生的时候,依然可以幻想着《上海滩》的剧情,安慰自己是丁力。

  “哥们你早说啊,话说我刚刚差点以为你是江湖人,找事呢,吓我一跳。”高晓松醉得有些厉害了,凑到江澈旁边说:“怎么说,有空去趟燕京城,哥们带你玩儿?咱哪哪都平趟,你信不信?”

  江澈苦笑着点了点头,到这儿,心里那点儿恶趣味也收了,返回去说:“那你倒是说说看,我之前说那句歌词,它到底怎么样?”

  “……是歌词吗?”

  “是啊……我看见山鹰在寂寞两条鱼上飞,两条鱼儿穿过海一样咸的河水。”江澈这回把词给唱出来了。

  周围人都愣了一会儿。

  “有点梵唱的感觉。”

  老狼这么一说,大伙儿都止不住点头。

  “这样就合理多了,还有么?”

  “我想想……你们听下这句”,江澈低声哼着,“你说那时屋后面有白茫茫茫雪呀,山谷里有金黄旗子在大风里飘扬。”

  “这,有点意思啊。”有人把吉他拿起来了,试着去弹一个曲调。

  “这丫是个会写词的”,高晓松则说,“白茫茫茫雪,为了凑曲子,这有点儿不择手段的意思,硬多出去一个‘茫’……不过意外挺有味道。”

  这天晚上趁着酒兴,江澈和一帮文艺青年一起把歌“写”完了。

  “你们说,这歌叫什么好?”

  写完大伙议论了一会儿。

  “叫《万物生》吧。”江澈忍着笑说。

  …………

  第二天上午。

  高晓松来找江澈。

  “听学生会那个刘名声说,哥们你有做生意?还是特牛掰那种。”高晓松前阵子刚在嗨南败了一个酒吧,赶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壮志未平,“怎么着,带带兄弟?”

  江澈想了想,对他来说,在时代回溯的历程中遇到一些后来有名有趣的人,接触一下然后来点儿恶趣味,是一件挺好玩的事。

  不过大多数时候心里顾忌着,不愿意把这些人彻底带偏了。

  “你不回燕京城吗?出专辑什么的。”

  “本来是打算回的,大地唱片找我们说弄一校园民谣的专辑,可是那玩意他其实挣不了多少钱,都是盗版……”高晓松看起来还是想做生意。

  “你又饿不着。”江澈说:“去吧,把专辑做出来,说不定也是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啊,你说等咱们这拨人四五十岁那天,再回头听见校园民谣,都提你,提老狼,是不是也是挺有滋味一事儿?”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