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2章 待诏_天汉之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亲戚族人,几十人都算少的。现在襄阳属于危险的前线地区,他们自然要去寻范宗尹。阴城张太师,是仁宗朝的宰相张宗逊。虽然过去了近百年,张家在当地依然是大家族。至于其他的小人物,知客僧也懒得提了。

  详细问了寺中士人的情况,王宵猎并没有发现有自己熟悉人物的名字,也就懒得再理。经过了这几年的动荡,流落在民间的士人不知有多少,哪里管得过来?

  送走了知客僧,王宵猎对陈与义道:“等到雨小一些,我们便回城吧。回去之后,制置司衙门出个告示,招募人才。长江以北,襄阳一带算是安定了,应该人才不少。”

  陈与义称是。

  正在两人闲聊的时候,一个士卒进来。叉手道:“外面有一老一小两人,求见防御。”

  王宵猎不由皱起了眉头。问道:“他们是什么人?”

  士卒道:“说是原翰林书画院的待诏,一时流落在襄阳。”

  “书画待诏?”王宵猎想了想,“让他们进来。”

  道君皇帝虽然治国不怎么样,艺术造诣却是极高。在他任上,翰林书画院高度发达,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画家。不过王宵猎对琴棋书画都不精通,对这些人并不熟悉。

  荆门大胜,从金军手中抢到了大量钱财,王宵猎就想自己印纸币。有后世经验,王宵猎不想跟现在印的纸币那么粗糙。要想印的好,就要有好的画家。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手,此事就耽搁下来。

  不多时,两个人进来。一个六七十岁,须发皆白。一个不足二十岁,脸上还带着稚气。

  看着两人,王宵猎问道:“你们都是书画院的待诏?”

  两人一起称是。年纪大的人道:“在下名为李唐,书画院里也有我的名字,天下知之甚多。这一位是李迪,看起来年纪小一些,天资却是极高。”

  王宵猎可不信书画院里有年纪这么小的待诏,扭头看着陈与义。

  陈与义点头:“以前在京城时,听说有这么个人物。十五六岁即入书画院,轰动一时。”

  听了这话,王宵猎不由上下打量李迪。见他的样子清秀,只是眉目间一股英气。见王宵猎不信,看着自己还颇有些挑衅意味。

  王宵猎笑了笑,道:“既是待诏,画的一手好画,到哪里日子也不会差了。”

  李唐叹口气:“观察,现在战乱之后,襄阳识货的人又不多,我们的画也难卖出去。这些日子,在寺里画些壁画,聊以度日。时间长了,还受寺中僧人讥讽,日子其实难过。”

  听了这话,王宵猎道:“待诏意欲如何?”

  李唐道:“在鹿门寺的日子,有一个随曾家南迁的林官人家的小娘子,随我学画。我听她说,曾惇欲在衙门里谋一个差事,不在鹿门寺住了。那小娘子天资聪颖,人又十分伶俐,一时有些舍不得。便与李迪商议,若衙门里有合适差事,我们也不在鹿门寺待了。”

  王宵猎道:“书画院的待诏,是这个时候天下最好的画师了。你们愿意,自有职事给你们。虽不能大富大贵,总是吃穿不愁。”

  李唐听了,行一礼道:“如此多谢观察。”

  王宵猎道:“此时我也恰巧需要画师,正是你情我愿。”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