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2.引经据典_我真是心理医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经学历史上最有名的专家是谁,也许没有人能说得出来。但是最有名的病人,肯定是这个叫盖奇的外国人。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被一根铁棍穿破了头骨,铁棍从头顶向下贯穿,从左侧脸部穿出。但是在这样的重伤下,他居然活了下了。可是从此以后,性情大变。原本是彬彬有礼的绅士,变成了粗俗无力,无视规则。”

  聂逊点点头:“对,就是因为他,神经学家们才发现,原来盖奇被铁棍贯穿损害的大脑前额皮质,原来和理性规划与自控有关。所以在这部分被损伤后,整个人性情大变。这也开启了一个新篇章,生理医学和心理医学的结合,从这里开始。”

  “是啊,学心理的人,有几个不知道这个人的故事?”简渊点点头,看着这个头骨,非常的感兴趣。

  说实话,这就是师资力量的差距了。简渊的学校说起来也不差,但是比起聂逊所在的大学,就差了一些。这头骨模型,可能全国都没有几个。

  可在哈佛大学的医学院博物馆,却真的摆放着盖奇的头骨,随时可以让任何哈佛学子去参观。

  聂逊把头骨模型交给简渊,说道:“人的前额皮质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一个人聪不聪明的重要构造,可千万要保护好。你看看。”

  简渊看了看,说道:“希望有机会看一眼真的。”

  聂逊笑道:“其实这东西也不是说非要去哈佛看一眼才行,再怎么样都是一块头骨,又不像是玄幻一样,还能有什么特殊功效。”

  简渊闻言,却摇摇头:“不一样。可能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块有些传奇经历的头骨。但对于任何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亲眼看到是一种难得的激励。因为这种‘传奇故事’里面的存在,居然在眼前出现的感觉,会激发无穷的自信。这其实非常重要。”

  聂逊问道:“何以见得呢?”

  简渊说道:“1796年的德国歌廷根大学,有一很有数学天赋的个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他觉得这是导师给自己提升了难度,于是认真的研究,可还是毫无进展。但是这却激起了青年的斗志,他开始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用了整整一夜,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简渊把头骨模型放下,继续说道:“第二天,他对导师说第三道题对自己来说太难了,辜负了导师对他的期望。但是导师看到那第三道题后,当场惊呆了。因为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是昨天导师自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