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1章 城口商促会_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是极喜欢的——毕竟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巴蜀人手脚麻利不说,吃苦耐劳的本事在全国更是首屈一指,委实算得上极为优质的基层劳动者;

  但是一下子涌入了那么多城口务工者,LY本地人就不乐意了。

  要知道,此时的齐鲁虽然GDP在国内傲视群雄,但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就业上岗依然是是颇为严峻的问题;偏偏由于有政府牵头,这些城口务工者里约有四成是被吸纳进了事业单位和国企,其中不少人更是拿到了编制——这如何得了!?在齐鲁民众的眼里,编制大过天,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抢饭碗”!

  于是乎,这种不满很快反馈到了企业负责人耳朵里,最终又传到了LY政府这边;

  虽然说关乎帮扶大计,LY政府肯定是要继续推行“西才东输”计划的;但是王顺长心里清楚,从今年开始起,自己给出去的务工名额数量,必须要对半砍了——否则的话,等到他重新回到LY,迎接自己的就未必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进步”了。

  想到这,王顺长很有些心烦意乱地捏了捏自己越发深陷的眉心,把注意力放到了眼前这场号称本年度规模最大的“商促会”上来。

  ………………

  所谓商促会,全称应该叫做“城口县商业经济合作促进交流会”,其形式跟后世的糖酒会、南博会很有些相似;

  由于齐鲁和一些南方省份的第二、三波帮扶企业考察团已经抵达,因此这个运动馆临时充当的会馆里,竟然也陈列了将近七十张桌子,考察团坐在桌子上,认真地跟访客沟通,而每一张桌子前,无一例外地围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由于城口的产业和资源呈碎片化分布,考察团的业务也多种多样,因此当地政府干脆放开与会资质,除了本地企业外,也让村集体和部分村民进来参与资源对接。

  ………………

  一个宣传海报上写着“大巴山森林人家”的桌子前,两名女性正在跟两个表情略带忐忑的村集体代表沟通。

  “老板你好,我们是舆田村的代表,前两天您去过我们那里考察过的。”一名四十多岁的瘦小汉子,穿着很有些不大合身的地摊西装,脸上堆着笑容跟眼前的中年女子打招呼。

  为首的那名女子似乎完全无视了汉子西装下那件蓝色背褂所带来的不协调感,想了想,恍然大悟似地笑了起来:“舆田村啊,我记起来了,你们那边的风景很好,有开发民宿的潜力,只不过……对比于务农,你们那边的村民似乎对于把自己房子改成民宿项目不是太能接受啊!”

  “所以,上次跟你们沟通后,你们舆田村现在的内部讨论结果是什么?”

  瘦小汉子脸上的褶子越发显眼:“老板,商量出来了。经过我们的不断说服,我们舆田村现在一共有二百零一户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