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八章:北上(二)_带着崇祯去流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报显示姜瓖和雁门关守军即将出关,发动对大同府进攻,令高鼎和聆敬阳两部兵马北上大同府朔州,只要清军回援,就以朔州为大本营,在后面骚扰,拖住清军回援步伐。

  得到密报后,高鼎特意来和聆敬阳商议怎么出兵朔州?

  聆敬阳问他,一万左右步军带上辎重,从宁武关去朔州要多少天?

  高鼎回答他,全军铆足劲只需要一天一夜,聆敬阳顿时胸有成竹,和高鼎说道:“那就不去朔州,等斥候发现清军回援到朔州附近,我军再从这里去朔州切断清军后路。”

  “聆都督,要是清军在朔州驻兵呢?”

  他这么说很有道理,毕竟清军回援大同府,还要防备延安府大顺军的追击,占领朔州是非常正确选择,聆敬阳却摇摇头,和高鼎表示清军主力回援,就不会把宝贵兵力放在朔州,就算是抵挡大顺军追击,也会在大同左卫等城池驻兵,如果此时他们出兵朔州,清军会毫不犹豫全力攻打朔州。

  “都督为什么这么肯定清军会攻打我军驻守的朔州呢?”

  “我军提前入驻朔州,在清军看来,不就是逼迫其和我军决战吗?清军也只有拔掉朔州,才可以避免被大顺军和我军夹击,你说是不是?”

  高鼎没有反应过来,聆敬阳又和他继续说下去。

  明军提前入驻朔州,是给清军一个明确信号,明军是有备而来,攻打大同城更像是一个陷阱,清军将领不是棒槌,一定会在这里和明军死磕到底,然后挥军南下,攻打太原城。

  “这...清军将领就那么有种?”

  “人家都入关了,就是以争夺天下为目标,我们要防着清军拼死一搏,实施斩首行动。”

  高鼎越想越有道理,不由得同意聆敬阳战术,他连夜下令麾下精锐斥候,潜入到大同府西南地区,有清军行踪就立马回来汇报。

  聆敬阳和高鼎几乎把军中斥候全部洒向朔州,而在雁门关,姜瓖领兵两万直扑大同城,清军在大同兵有守军两千余人,防守力量空虚。

  倒是王承允在五天前领两万兵马,从前线撤回到大同城,倒不是王承允被清军冷落,而是远在北直隶的多尔衮,下令阿济格撤回部分兵马驻守大同府和宣府镇。

  多尔衮这么做,是因为他在河南的斥候给他传来一个重要情报,一直进攻崇祯朝廷的高杰部,突然从潞安州杀入到泽州,他对高杰等这些明军将领很危险,于是下令爱几个部兵马撤回,同时又下令新组建的绿营兵入驻京城附近,防着被明军直捣黄龙。

  高杰部队入驻泽州,也惊动鳌拜,鳌拜特意让部将为使者,去泽州的高杰部军营看看,高杰没有会见鳌拜部下,让李成栋接见清军使者。

  李成栋装模作样和清军使者表示,高总兵以伤亡一半军队的代价,击败潞安州明军,至于杀入泽州,是泽州和平阳府距离近,可以和鳌拜部队遥相呼应,如遭到伪朝军队突袭,两军可以迅速支援。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