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 漫长的十月_迷航一六四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三万人。

  为此,首辅大人提出改科举为公务员考试。同时,提出改组各级行政机构。按照首辅大人的意思,改组之后县令便不是一地的父母官了。身边多了几个从七品的副县令不说,下头还有什么财政、税务等乱七八糟的八品官儿。这也就罢了,更有甚者,首辅大人还要改组官吏,恢复唐朝旧制,官吏一体。这就意味着吏员从此以后可以名正言顺的转为官员。

  分权,掣肘……种种的不妙前景让所有的地方官头皮发炸。

  疯了!马士英一定是疯了!

  但不得不说,马士英的疯狂建议很受士子们乃至小吏们的追捧。好事儿啊!科举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科就那么点人,大家伙挤破了头也未见其能挤得进去。首辅大人高瞻远瞩,扩大编制。以后每科选士大为增加,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大好的机会。

  当然,那些才情高的肯定不满意。一个是没了状元、进士之分,这等于降低了含金量;再一个,从今以后无分官吏,你就是考过了科举,甭管名次如何,也得老老实实地夹着尾巴从吏员做起。这,这这这,这叫人情何以堪?

  各地的才子们纷纷上书驳斥,然后很快便被那些才情不高的同窗所淹没。好家伙,你才情高,所以不想改制,可老子考了二十年还是个生员,你让老子怎么办?阻人前程,不共戴天!

  根据不完全统计,十月间大明朝江南地区治安状况陡然下降,各地纷纷爆发大规模聚众斗殴事件。并且知识分子参与的斗殴事件的数量,破天荒地头一次超过了非知识分子……

  连番压制地方的政策接连下发,毫无例外地引得地方的猛烈反弹。奏疏如同雪片一般飞向南京,内阁的小吏刚开始还抱着奏疏,到了后来干脆就扛着麻袋飞奔。

  州府主官的反弹也就罢了,到了后来,各地的封疆大吏也纷纷上书,质疑朝廷举措的正确xing。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两广总督孙传庭,老头便上书表示有限度的支持。

  孙督支持改科举,支持改官府构成。严重支持火耗归公!轻微支持改善薪酬——老头认为上涨的幅度太大了。砍掉三分之二还差不多。另外对新的监督体制表示观望。

  吵,整天的吵!在朝堂上吵,在地方上吵,地方跟朝廷吵,才子跟落第秀才吵,主官跟小吏吵。弘光朝自从立朝以来,迸发了前所未有,几乎全民xing的大吵架。这次吵架的规模,远超福王登基。

  而当所有人掳胳膊挽袖子准备大吵一场的时候,马士英又提出了新的建议。老马有感于民间银两流通不便,决定铸银币便民。当然,铸币权只能归属中枢,地方上是没有权力铸银币的。并且出台了一条新的政策,从今往后,凡是使用银币上缴赋税的,各级官府都不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