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15 强大的苏联啊,你怎么了?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须重新实验……”

  别尔夫什卡如同疯狂了。

  出现这样的状况,不仅对合作会造成影响,对克里莫夫设计局跟契尔尼舍夫机械制造厂,都能称得上灾难。

  苏联人看到实验报告,不接受。

  “再从发动机上取几个传感器,包括配件,扩大实验规模,全程让苏联技术人员参与。”

  见苏联人不接受事实,郑宇成直接下了命令。

  东风动力厂是404下属单位,最高负责人发话,动力厂的人立即开始行动。

  苏联人为了防止中国人造假实验数据,也让人全程参与跟进,并且对实验过程作出评估。

  时间已经不早了,实验依然在继续,苏联人却没有丝毫睡意。

  中方人员同样没有睡意,既希望是传感器造成的故障,又不希望是传感器造成的故障。

  一个小小的传感器,让一架昂贵的战机坠毁,并牺牲一位优秀试飞飞行员,中方有些无法接受。

  更让所有人不敢面对的是,苏联提供的发动机,连传感器都出现问题,花费这么大代价引进的技术,还可靠吗?

  苏联人无法接受也能理解,提供给中国的这批发动机是他们自用的,米格-29已经装配了几百架。

  谢凯没有去理会他们,直接问动力厂厂长廖东风,“廖总,国内传感器能不能取代苏联传感器?难度有多大?”

  廖东风诧异,“国产传感器精度还达不到要求……你准备用国产传感器代替苏联传感器?”

  谢凯知道廖东风想什么。

  国内很多技术人员都认为国产技术比不上苏联。

  苏联在某些领域缺陷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苏-27战机就反应出很多。

  连发动机使用的传感器都出现问题,继续研究下去,估计会发现更多问题。

  廖东风也跟苏联人学习过,当年苏联支援国内建设时,聊东风才从学校出来没多久。

  汪贵林见廖东风看自己,也支持谢凯。

  “既然苏联传感器不行,就只能用自己的。大不了使用寿命短些,更换频率高些。继续使用苏联传感器,造成的损失我们无法承受。”

  “解决传感器问题,我们就可以继续生产跟研究。”郑宇成等人都认可了实验结果。

  谢凯却并不认为只要更换传感器就能解决所有故障隐患。

  “尽可能把所有电子元件换成国产,性能差点无所谓。质量必须可靠……这款战机已经走出国门,一旦出现大规模故障,未来我们再难以拥有市场……”

  谢凯没去指责苏联人。

  他清楚苏联人电子基础落后,这批发动机并不是苏联人故意坑中国才交付给中国。

  在之前苏联人就做了介绍,这批传感器是新研发改进,精度更高,能有效提高战机可操作性。

  试飞过程中也发现了。

  可谁都没想过,苏联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太差造成……

  “或许是苏联缺乏经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