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当年大咬子妈_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弘毅的妈妈不是这么看的,“没有文化,上厕所都找不到门,他父亲好歹也是个教书先生,他的儿子怎么能是大白丁子呢?一定要上学。”她还是把裤腰带紧一紧,硬撑着给儿子念书,自己喝点稀的,叫张弘毅吃点稠的。最感人的有这么一个细节。

  张弘毅上初中时候,学校离家较远,中午要在学校吃一顿饭,她每天早晨早早的起来,烧玉米稀饭插山芋干子,细心的她,把山芋干子在嘴里唆唆,用牙把山芋干子被虫吃的斑点和皮一点一点的啃掉,包在一个手帕子里,当作张弘毅的午饭,年年如此,天天如此。

  到了六十年代后期,张弘毅到县城上了高中,花钱就更多了,她起早贪黑的劳动,多争工分,多分红。那时候,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妇女小孩算半劳力,干的活再多,也只能拿整劳力的一半工分,她找队长讲理,“你这样不行,大米掺在黑豆买,一样价钱屈死人,我比你家的孩子妈,我每天干的活都是她们的-->>三倍,和她们一样,太吃亏了,我应该和男劳力一样的工分。”

  这个队长也很有意思,说“母牛当墒腿打飘,你想拿老爷们一样的工分,行,我说大咬子妈,今天你能够把这一挑子粪挑到西湖地里,我就给你拿整劳力的工分,不过,中途不许歇,一口气。不要看人家吃豆腐牙快,你敢不敢挑?”大咬妈说,“你说的是真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今天我要是把这一担粪挑到了西湖,就照你说的办,我要是不能,我今后再也不提拿整劳力工分的事情。”

  队长说,“行,不过这两筐要尽我上,”大咬子妈说,“行”。于是,队长对几个小伙子说,“上,上的满满的。”这几个小伙子看大咬子妈,咬屈他们,都老和尚日母驴,狠心不善,上了满满的两大筐,其中还有一个人,上去踩了踩,又上了几锹土,足有二百多斤。有些妇女说,“大咬子妈,别逞能了,要把你压到哪点个,大咬子谁养活,算了。”

  这个大咬子妈也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他先念了一段毛主席语录:“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够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的到。”说着,他运了一口气,二百多斤重的挑子,颤巍巍地挑了起来,一步三晃得朝前走去,一帮和大咬子妈关系不错的妇女,一起在后面唱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语录歌,给她鼓劲,他一口气挑到了西湖,大概有二里地的样子,可是回到家里,却吐了两口血。

  她的这一举动,从此改变了这个公社男女同工不同酬的历史,不仅大咬子妈出工,其它任何妇女出工,只要和男劳力做同样的活,就拿同样的工分,这一个公社的妇女都是如此,因为,公社革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