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换亲两家订契约(下)_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

  “算了,算了,都是好亲戚,就不要打口水仗了,这两家总不能都是同时办喜事吧,总得有个先后。我看表大爷你就做点让步吧,就让表妹先到他家,老王家呢,也是个实诚人家,我看不会的。”

  老李想,这竿子也不能老是撑着,万一撑散掉了,怎么办?这大柱子翻过新年都25岁了,小撮合还帮瞒了三岁,说他是22岁,人家那个姑娘16岁呀,做一点让步吧。想到此,老李头说:“哎,我说老王呀,我们这一辈子能做儿女亲家,能够走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你大王村也是好几百户人家,我们旮旯村也是三百多口人,天不转,地转,山不转,水转,我们能够转成儿女亲家,那也是八百年前派就了的。我想呀,我们都应该客气一些,不要话-->>里头带抓钩子,带小耙子的。即使不是做亲家,相距也不远,今天我老李就做一点让步,今年大兰子,先出嫁到你家,等明年三月三,桃花盛开的时候,你家的姑娘到我家,怎么样?”

  “行,行,行。你旮旯村的李大山,我早有耳闻,你大人不见小人怪,你胳膊弯里能跑马,你宰相肚里行得船,刚才我言语不周,还望你左耳朵听,右耳朵扔,不要朝心里去呀。”老王这个人善于见风使舵,看李大山做了让步,一个劲的陪不是,头点头的像鸡啄米似的,连说了三个行。

  “不过,话在言前雨在初,先小人后君子,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俺们空口说白话不行,俺们要办个手续,你能不能写个什么字据?就是大兰子到你家一年,保证明年你家的女儿嫁到我家。万一,你家后悔了,食言了,我们打官司告状也有个凭据。 能,我们就这么办了,不能,我们就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能啊,只要你家答应大兰子先到我们家来,你说怎么写都行。”于是老李头说,本村的一个老学究写:

  契约

  兹有旮旯村李大山和大王村王小坎,经协商达成如下换亲协议:

  1、老李家和老王家自愿换亲,老李的女儿大兰子先出嫁到老王家,嫁给王大光为妻;

  2、老王家承诺,等明年春天桃花红了的时候(三月三日),老王的女儿王翠花即刻嫁给老李家的儿子李大柱为妻;

  3、到时候老王家若不履行诺言,老李家可以接回女儿大兰子。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4、立约人:李家(李大山手印),王家(王小坎手印),

  5、公正人:小撮合(手印),学究先生(手印)。”公元1983年2月2日

  老李头拿到契约像拿到宝贝一样,放在箱子底下藏着,这才放心的让女儿大兰子出嫁。

  顶点小说

  请收藏:https://m.bql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